【眼耳鼻喉防沙尘攻略】北京“黄了”,健康不能受影响!

作者:首大日期:2021-04-17

昨天的北京
已经“黄”了!
沙尘暴再度来袭!
沙尘天气,
不仅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危害,
也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沙尘暴对眼、耳鼻喉等器官组织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遇到沙尘暴天气应如何保护眼耳鼻喉呢?
  搬好小板凳,认真听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为您提供的这份防御攻略吧!
沙尘天气之护眼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沙尘天气里,这扇“窗户”往往最容易受伤。由于沙尘本身携带了病菌、污染物,进入眼睛接触到结膜可能造成感染,因此,首大为您整理了沙尘天气中的护眼攻略:


 
低头、眯眼,出门佩戴眼镜、纱巾
  如果必须出门,应该尽量佩戴防护眼镜或纱巾等,减少沙尘入眼的机会,如实在没有这些东西,那就利用身体自身的屏障:稍微低头,尽量眯眼,利用睫毛避免沙尘吹入眼睛。


 
不要佩戴隐形眼镜,能看清就行
  沙尘天一定不要佩戴隐形眼镜,一是因为沙尘天气一般有大风,风吹会加速泪液蒸发,会造成眼睛干涩、异物感等不适;二是沙尘等吹入眼睛容易磨损隐形眼镜,影响使用寿命,甚至损害角膜、结膜,这时候可以佩戴框架眼镜来替代。毕竟,这么大的沙尘天气,能看清对方的脸已经不容易了。


 
以前的眼泪是咸的,今天的眼泪是“土味儿”
  如不慎出现沙尘入眼,一定要记得正确的处理办法,首先是不能揉眼,揉眼很可能造成沙尘摩擦角膜,引起角膜上皮损伤,而且手上的细菌也容易进入眼睛,引起角结膜炎等;其次应用大量清水冲洗眼部,同时频繁眨眼,争取用清水或眼泪使沙尘出来。不要怀疑,以前流的眼泪是咸的,今天流的眼泪是“土味儿”的。
注意:
  如果眼睛持续存在异物感、摩擦感、充血、疼痛加重,应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由专业眼科医师检查,取出角结膜异物,而不要一味忍耐或自行处理,以避免出现更大眼部损伤。滴眼液的使用,应该在专业眼科医师指导下使用,在不能确定是否应用妥当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盲目使用。
 
沙尘天气之护耳鼻喉篇
  沙尘暴中含有尘埃颗粒、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通过鼻腔、肺等器官呼吸,进入人体可能诱发呼吸道感染、鼻炎、哮喘等多种疾病。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婴幼儿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容易发作急性病症。即使对于呼吸系统健康的人,长时间吸入沙尘,也会出现咳嗽、喘息、喷嚏等多种不适症状。敲黑板!沙尘天气如何保护耳鼻喉健康呢?
做好个人防护,在家做个“居里夫人”
  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出门。尤其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加应该减少外出留在室内,关闭门窗,远离粉尘源,并可打开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在家做“居里夫人”。


 
是时候抢“防尘、滤尘口罩”啦!
  如必须在室外活动,一定要佩戴具有防尘、滤尘作用的口罩,以减少沙尘吸入,如KN95或N95口罩。如感觉憋气不耐受,可以使用带有呼吸阀的KN95或N95口罩。按照空气质量等级评价,这些口罩能将空气质量提升两个等级。医用口罩或普通口罩对于小于PM10的颗粒防护效果不佳,只有实在无法耐受前两种口罩时,才作为备选。沙尘告诉我们,屯了那么久的医用口罩,还是要屯一些N95。


 
过敏性鼻炎患者要“笨鸟先飞”
  过敏性鼻炎患者,除了做好常规的防护之外,还可以提前服用抗过敏药预防发作。对于哮喘的患者建议做好峰流速监测,如果日变异率>20%,提示哮喘控制不佳,有急性发作的可能,建议控制哮喘的吸入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加量。


 
注意:
  沙尘天气,别忽略耳朵的感受,回家后记得抖落一下耳朵里的半两泥沙。对于慢性肺疾病患者、鼻炎患者,如果出现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鼻塞等症状加重,则考虑慢性病的急性加重,建议及时加用抗生素、雾化等治疗,防止进一步损害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