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访】首大开展全国爱耳日活动 保护听力健康

作者:首大日期:2021-03-04

  3月2日,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爱耳健康知识宣传和科普活动,帮助提高公众耳病防治意识。


 
  为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爱耳日健康宣教活动,采取了线上加线下的方式进行,除了在医院门诊楼开展宣传活动外,还组织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网络互动、网络专题讲座等方式,与网友和患者交流沟通爱耳知识。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因佩戴口罩,掩盖口唇,与听障人士交流带来困难的问题,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专门对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手语、手势培训,方便医护人员与听障人士的交流沟通和服务。





注:我院护理部主任严清红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听力疾病要防、治结合,伴随我国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耳科在预防和治疗耳聋、耳鸣等耳部疾病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的中医专家针对中老年人,宣传介绍有关爱耳护耳的推拿按摩手法,让中老年人通过日常按摩,减慢听力损失的速度,延缓耳部病情的进展。


 
  我国有2780万,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守护健康,关爱听力,十分重要。对于听力疾病,要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


 
  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有增高的态势。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放松心情、减缓压力,保证相对充足的睡眠,是预防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手段。
  对于突发性耳聋,在发现后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一般在7~10天以内开始治疗者,治愈的可能性有60%-70%。如果拖到三个月以上,就可能造成永久性耳聋。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机及配套耳机等设备,面临听力损伤风险。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耳科专家李健东院长表示,我们耳朵里的毛细胞的数量是固定的,大约1.2万到1.5万个,这些毛细胞都没有增生的能力,损失一个就会减少一个,听力健康是我们全生命周期都应关心的问题。






注: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李健东院长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针对目前长时间听耳机导致听力受损的现象,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建议大家在使用电子设备听音乐时遵循“60~60~60”原则,即戴内置耳机听音乐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